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者:罗锋发布时间:2018-03-15浏览次数:1827

产教融合 协同共创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

2018315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福建省关于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以及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要求,在福建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各行业协会、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以合作办学理事会为平台,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深入融合,构建多元办学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思路和专业办学特色的新方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显现。下面,就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和今年的重点工作,向各位理事会成员作报告。

一、2017年度工作情况总结

2017年,我校扎实推进合作办学理事会“三会一组”运行管理机制,落实产教对话、合作激励、人才共育、校企共享、多元评价五个保障机制,以加强质量内涵建设作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探索实践混合所有制、协同创新、现代学徒制、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职教合作项目和示范专业等一系列校企合作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改革创新成效,推动了学校提高办学水平、企业提高人才素质,实现了共同发展。2017年,我校顺利通过了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A类培育项目年度考核并继续入选,排名上升了3位,目前正在进行新一年度的考核验收工作。具体做法和成效有:

(一)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发挥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根据市场调整专业,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以“订单式”、“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为主要抓手,加大对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项目及实训培训、技能认证、应用研发和创新创业为一体化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力度,加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一年来,我校各二级院系共邀请100多位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共召开了10次系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工作。完成了201735个专业、43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工作,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常态化机制。

一年来,我校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行业性竞赛中摘金夺银,共有299人次获奖。其中,在省赛中取得一等奖1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1项的好成绩,名列全省前茅!组织参加了15个国赛项目,承办了1个国赛赛项,共获得5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在“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高职)”中,学校以44个奖项、总成绩89.2分,名列全国第4名、福建省第1名。

(二)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加大对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物联网、电子商务四个重点专业群的建设投入,新增移动商务、信息安全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6个专业。先行先试开展通信技术专业“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新增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和连锁经营管理两个试点专业。机械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获批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电子系电子信息专业开展IEET专业认证工作,得到了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

各系立足专业特色,新建8个校外实训基地,如传媒系的“平潭峡客旅创校外实训基地”、建工系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建的“政校企不动产数据平台校外实训基地”等;完善校内“产、学、研、训、赛、考”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主动引企入校,新建了物联网、4G通信仿真、3D打印、汽车维修、运动控制技术、BIM技术创新创业梦想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音视频编辑等35个校内实训室,包括1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实训基地。其中2个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

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校企共同开发了33门网络课程,编写了34本教材。新增省级在线精品开放共享课2门,省级教学资源库项目1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建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教学资源库,入选教育部2017年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

(三)积极创新合作办学模式

一年来,学校获得了教育部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首批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等4个国家项目,承担了近20个省级现代学徒制、“二元制”、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改革试点项目,创新发展了福建信息新大陆学院、大唐终身教育学院等现代职教模式。

福建信息新大陆学院是我校与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深入合作的创新成果,是全国首个泛物联网混合所有制学院,开启了“校企共建、校企共管、共同运营”的多元办学创新模式。校企双方依据合作协议,制订了工作章程,建立了组织机构,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出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成立了产教联盟,在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人员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既解决了我校存在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为企业提供了人员培训与技术研发等社会服务,提升了合作企业的软实力,实现了校企共赢。

(四)产教融合平台成效凸显

为适应现代职业院校建设科研工作的新要求,我校在新一轮内设机构调整中,设立了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研究、技术服务,为专业建设发展、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支撑。根据福建省政府2016年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文件精神,我校在省内高职院校中率先做出响应,制订出台了《横向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迈出了我校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

我校把瞄准行业发展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依托各学科专业群,选择航空装备及其光电、智能制造、物联网、数字媒体等重点方向,作为开展协同创新工作的突破口。其中,航空装备及其光电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省内高职院校首家开展航空领域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获省教育厅立项与200万的专项经费支持。同时,以承办中国工程院“半导体照明及相关产业高峰论坛”为契机,启动院士工作站暨光电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五)教师“双师”素质显著增强

我校根据《福建省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福建省职业院校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福建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指导性标准》等文件精神,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制定完善“名师工作室”制度,成立了包括“苏儒超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工作室”、“郑宪工作室”等校外知名行业专家在内的名师、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7名,新增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学院全年新增兼职教师60名,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75%,教师与企业互兼互聘10人以上,兼职教师折算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25%。我校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此外,我校还在闽台合作交流、社会服务、社会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效。一年来,省内外、境内外兄弟院校、单位、企业等来访交流“请进来”达70次、978人,到省内外、境内外各院校和单位交流学习“走出去”达39次、59个单位。成功举办“2017国际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职业教育分论坛、第四届海峡两岸应用技术类大学校长论坛等校外会议、培训会38场,6200余人次参会。共举办各类社会培训8875人次、15915人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23627人次;各系完成社会培训7200人次,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我校全体教职工一年多来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在座的各位行业企业朋友,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校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全体师生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18年工作思路与实施计划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等一系列新目标和新要求;今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就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等方面作了规范,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等具体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学校将按照党委统一部署,各项工作继续扎实稳步推进,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企协同合作:

(一)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推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新思路。紧密结合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统筹规划我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措施、方式、途径和重点项目。响应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主动对接“闽台合作”、“闽宁合作”项目,根据平潭地区产业特点开拓特色职教发展路径。

健全现代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理事会制度,引入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积极参与办学,健立多元化办学体制。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企业全面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各环节,让有条件的专业开展面向真实生成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推动“产、学、研、训、赛、考”实训平台建设,校企联合建设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及实践基地,设立产业学院,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共建与共享。

(二)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根据教育“放管服”改革,注重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完善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制度,发挥用人单位职业能力评价作用,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就业质量设置调整专业、确定培养规模。

拓宽企业参与办学的途径。推进混合所有制合作试点“福建信息新大陆学院”的协同发展,推广成功经验,鼓励更多行业企业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实践,尝试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推进我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开拓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组建职教集团等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产业融合集团,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带动行业中小企业共同参与。

(三)共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

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建立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着力推进以陈良惠院士工作站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各专业群组建科研与技术服务团队,统筹规划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等教科研队伍,校企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和工程化基地,推动成果转化。

发挥院士工作站平台作用,建设光电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陆续开展“农业光电子”等方向的应用研究。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对接,启动国家半导体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建设规划。

继续开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邀请合作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四)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针对目前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变革,学校将瞄准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急需专业,以及文化、旅游等社会热点领域,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国家安全等专业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深入开展面向企业职工的在岗教育培训,拓展职工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结合“二元制”办学模式,为企业员工提供个人化、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机会。

以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原则,发展终身教育服务理念。完善继续教育办学网络,积极参与老年开放大学、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覆盖城乡、兼容并包、灵活开放的服务体系。

(五)推动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邀请合作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我校任教,实施产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健全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建立完善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制度,制订完善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通过与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专职教师定期下企业参与实践,完善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认定考核标准。

积极响应“名师”培养工程,邀请行业企业大师进校共建名师工作室。依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面向行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当前,职业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时代也给予我们职教界的同仁们新的历史使命。在此,我衷心希望各位行业、企业的朋友们,能够继续大力关注、支持我校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建言建议。我校全体教职工也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